|
 |
公司文化 |
※潞安团队观※
个人成就团队 团队造就个人
企业员工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是相互作用、互为影响的。一个优秀的团队要靠每个员工优秀的表现来打造,而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人事业的成就也必须依赖一个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团队来保障和支持。因此,如何正确看待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是企业能否形成团队合力的关键环节。团队是企业员工个体的集合,但又高于员工个体单纯的集合,它需要所有构成它的员工在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目标的感召下,实现个体力量的最大发挥,从而达到“1+1>2”的团队目标。
※潞安学习观※
学习世界先进 博采众家优长
要建设一个在中国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在世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我们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
学习什么?就是要学习世界最先进、最前沿的生产技术、经营手段、管理方法,用最先进的知识武装我们的员工,实现潞安与世界先进企业的同步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潞安这样一个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来说,更要有虚怀若谷的胸怀和辨别优劣的眼光,善于发现别的企业的优秀经验和一切值得学习的东西,通过博采众家优长,实现自身的提高和进步,进而实现对其他企业的超越,树立潞安的强势竞争地位。
※潞安作业观※
做好每次作业 铺就潞安成功
该条理念阐明了员工作业与企业成功的辩证关系。企业成功是靠每一名普通员工在本职岗位中一点一滴的工作积累而成的,员工的任何一项作业行为,都可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发展。从这一点上说,员工作业无小事。只有我们企业的每名员工做好每一次的岗位作业,才能最终铸就企业的辉煌成功。
※潞安岗位观※
上岗凭实力 收入靠实绩
该理念明确地表述了员工获得岗位与薪酬的基本条件。
市场经济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是一个以能力论英雄的时代。在市场经济规律下,员工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其岗位优劣、收入多少的最根本因素。目前,我们就是要突出这种差别理念,把有能力、有技术、有市场开拓意识的员工选拔到重要岗位上,充分发挥他们工作的创造性,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坚强动力。同时,我们要在工资分配中体现这种能力的差别,让能干的人多得,从而激励员工队伍的整体进步。
※潞安质量观※
只有优秀的员工 才有优异的质量
此理念充分体现了员工在产品质量中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了优秀员工与优异质量之间密不可分互为作用的关系;强调了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对于企业产品质量的决定作用。
优质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是全员全过程严格管理的结果,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以优秀的企业员工素质来保证。因此,必须把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当作企业发展的根本任务来抓。每一个员工也必须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
※潞安安全观※
从零开始 向零奋斗
安全的最高目标就是零事故、零损失、零职业病。追求安全就是追求“零”的目标。安全只有里程碑,没有终点站。因此,安全生产就是从一个“零”起点向另一个“零”目标的奋斗。安全生产永无止境,“零”的追求也是永无止境。
※潞安品牌观※
打造潞安品牌 铸就中华名企
我们潞安的开采历史已有80年,建局历史也近50年,在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新形势下,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要把“潞安”品牌继承下来并发扬广大,做成中华百年名牌企业,必须实施好品牌战略。该理念充分强调了企业品牌的重要性,体现了建设“中国潞安”的目标和追求,表明潞安人心思天下,志存高远,向着更强更大更高更新的目标迈进。
※潞安人才观※
只要用对地方 人人都是人才
该理念重新界定了人才的标准,既体现了企业的用人思想,又体现了员工的成才思想。
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残酷的新形势下,人才的竞争直接关系到企业竞争的成败。用活人才、用好人才,充分发挥每个企业员工的工作潜能,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一方面,企业要转变那种“高学历者才是人才”的狭隘思想,强调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配置中的作用,实现人才合理流动,为岗位寻找合适的人才,为员工成才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员工要自强不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自己的岗位,既不要因为自己有高学历就自认为是人才、恃才傲物,也不要自己学历低了一点就当不了人才、自暴自弃。要充分挖掘自身潜能,立足本职岗位,为潞安发展贡献出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
※潞安科技观※
科技是打开“天窗”的金钥匙
创新是走向未来的入场券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奔向未来的黄金道。此处的“天窗”还特指开天窗放顶煤技术,潞安正是依靠这一核心先进技术,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
科技贵在创新,潞安只有继续走科技创新道路,不断占领科技制高点,才能拿到参加“经济奥运会”的入场券,从而融入世界经济潮流,走向更加灿烂的未来。
该条理念中包含了潞安首创开天窗放顶煤的技术成果,是对潞安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发展壮大的经验的肯定,极具潞安的特色。用“金钥匙”和“入场券”形象地表述了科学技术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生动注释。
※潞安创新观※
我的智慧火花 将是潞安丰碑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和员工的智慧。员工是创新的主体,智慧是创新的条件,一个企业在发展中树立的一座座丰碑正是企业员工智慧创造的结晶。只要每个员工主动积极点燃智慧的火花,企业就必将在不断创新中大步迈进。
本条理念用第一人称“我”来表述,充分表达出潞安员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光荣感、自豪感,也显示出创新并不是高不可及的。用“火花”与“丰碑”来比喻员工智慧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充满了对员工创新的期待和鼓励。
※潞安改革观※
改革作腾飞翅膀 转制走发展大道
改革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变革的社会,知识更替日新月异,信息交流空前发达,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惟有紧密跟踪这种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生产经营模式,才能以变求通,以通图治。
潞安是受计划经济束缚较深的能源企业,企业员工的改革意识不足。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的形势下,必须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心,大力推进企业改革,才能在不断地变革中脱胎换骨,走上快速、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潞安发展观※
求科学发展 做长荣企业
企业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对于潞安而言,就是要走安全保障程度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求科学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变单一煤炭生产为煤化并举,多元化扩张,实现建设“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的战略构想;二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保证资源接替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新型能源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三是坚持走绿色能源、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在达到清洁、环保生产的同时,实现企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也就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只有坚持这三个原则,潞安才能够始终保持市场竞争的强势地位,实现企业的长期繁荣、协调发展。 |
周四, 2009年 03月 05日 17:15 刘帅
※潞安意识※
差别产生差距 差距产生激励激励产生共进 共进产生共赢
潞安意识就是要强调差别意识,树立差别理念。对于从计划经济时代中走出来的国有企业来说,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严重,而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承认的就是差别,强调的就是差距。因此,树立员工的差别理念是市场经济对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企改革中最难突破的问题。我们潞安强调差别理念,目的不是制造差别,相反恰恰是为了缩小差别。毫无疑问,一个企业的员工间必然存在工作能力上的差别和工作态度上的差别,这些差别很大程度上是员工主观意识造成的,是可以改进的。我们潞安就是要明确提出这种差距理念,让员工正确看待个人与企业的利益关系,把个人素质的高低和对企业贡献率的大小,作为衡量企业对个人回报的标准,从而以差别的激励实现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进共赢。
※潞安作风※ 当机必断 言出必行 务实高效
把“当机必断,言出必行,务实高效”确立为潞安的企业作风,就是要从根本上扭转我们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或多或少存在的“议而不决,坐失机遇”、“有言无行,有行无果”、“只图形式,不求实效”、“办事拖沓,不讲效率”的弊端,把培养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作为潞安做大、做强、做快的根本动力,作为建立高素质员工队伍的意识基础。
※潞安工作标准※
一看企业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
二看员工生活质量
潞安工作标准,主要是对潞安管理者队伍提出的标准。对于一个正处于成长期的现代化企业,员工是企业稳定发展的根本前提,企业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是保障员工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因此,对于企业各级管理者来说,只有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才能使企业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在潞安改革发展过程中,衡量一个管理者是否称职、是否合格的最重要标准,就是看他能否站在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的高度来看问题做事情;就是看他能不能时刻把员工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中。我们每个管理者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两个工作原则,才能成为建设“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所需要的优秀的管理人才。
※潞安目标※
五年两再造 十年五百亿
这是对潞安“十五”和“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的描述。按照潞安发展战略规划,以“九五”期末的2000年为计算基数,潞安集团通过五年的努力,到“十五”期末,要做到两次“再造”。通过十年的努力,到“十一五”期末,总产值要达到500亿元以上。“十五”以来,潞安已经迈上了快速发展、高速扩张的快车道。以“九五”期末2000年的总产值17亿元为计算基数,“再造一个潞安”的目标是35亿元,而实际上到2004年总产值规模已超过50亿元,超额完成了“再造”的目标。再以35亿元为计算基数,“再次再造”的目标为70亿元,而实际上到2005年总产值将达到80至100亿元,完全可以实现潞安的“再次再造”。按照潞安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企业产值规模将达到500亿元以上, “十年五百亿”的目标将顺利实现。
※潞安愿景※
人本潞安 科技潞安 绿色潞安 平安潞安
“人本潞安、科技潞安、绿色潞安、平安潞安”是建设“中国潞安”战略目标的形象化,是潞安发展愿景的高度概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人本潞安”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治企思想,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把人的发展和全体员工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作为企业发展的最高目标。要突出人才战略,为广大有识之士在潞安施展自己的才华、舒展自己的抱负、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创造优越的环境;“科技潞安”就是要确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兴企的思想,大力发展以煤基多元化产业链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绿色潞安”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注重节能,抓好环保,把潞安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环保型企业;“平安潞安”就是要大力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措施和矿区环境塑造,为员工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安祥的生活环境。
※潞安战略※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打造三条产业链 建成能化大集团
对于潞安这样一个能源企业来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构筑循环经济,走出一条“洁净生产”和“循环利用”的新型发展道路。三条产业链是指潞安今后着力发展的煤—焦—化、煤—电—化、煤—油—化三条主要产业链,这是潞安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当前,两条主产链已初具规模:以潞安环能现代煤焦化公司、漳村焦化厂、王庄新世纪煤焦化公司、潞安多经煤化公司、碳黑公司为骨干的煤焦化产业链已经具备了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实力;以五阳热电厂、西白兔发电厂和正在兴建的屯留电厂、襄垣电厂、高河电厂为骨干的煤电化产业链正在形成规模,并逐步扩张。我们还在着手打造煤油化产业链,真正实现潞安产业属性的大变革。随着潞安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一个以煤炭为基础产业,电力、焦化、油化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化新型能源化工企业集团将在中国版图上迅速崛起。
※潞安作风※
当机必断 言出必行 务实高效
※潞安精神※
艰苦奋斗 与天为党
艰苦奋斗的石圪节矿风是我们潞安的“传家宝”,是潞安文化的精髓。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强调艰苦奋斗精神,既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同时又包含新的内涵,这就是我们的员工必须始终具备“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必须始终具备扎实苦干、矢志不渝的创业精神。“与天为党”体现了潞安的地域特色和历史蕴涵。潞安地处太行山上的上党盆地,这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韩周显王21年,即公元前348年,这里就设置了行政区域,叫“上党郡”,距今已2200多年。对于“上党”一词的含义,汉朝《释名》一书中这样解释:“党,所(注:人类居所的意思)也,在于山之巅,其所最高,与上天为党,故曰‘上党’。”潞安人把“与天为党”确定为自己的企业精神,就是要秉承传统,勇于创新,以那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胸襟和气魄,敢为人先,永争一流,不断开创潞安发展新局面。
※潞安哲学※
敢于扬弃过去 不断超越自我 实现质变飞跃
潞安的哲学是发展的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是由量变到质变,所谓质变就是事物的自我扬弃。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发展中取得成绩,就必须具备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提高的能力和勇气。我们潞安过去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在思维方法、管理模式上都留下深刻的烙印。我们要致力于建设“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的发展战略,更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管理方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诸项工作中,要针对实际,善于自我扬弃,在扬弃中实现自我超越,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实现脱胎换骨的质变飞跃。
※潞安宗旨※
对股东负责 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 对未来负责
办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赢利,是为了实现出资人(也就是股东)投入的最大回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保障员工的根本利益,一定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一定要适应人类社会长远利益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四者的高度统一,才能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潞安作为一个有着四十多年发展历史的国有大型企业,始终秉承着为国报效、服务社会的精神情操,所以才有了“艰苦奋斗”的石圪节矿风悠远流传;所以才有了现代化时期的狂飙突进。面临新的时代形势、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潞安必须一如既往地肩负起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三大职能,坚持奉行“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原则,实现企业和谐发展。
※潞安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 煤化并举 走向世界
现代社会中,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同时,企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发展,是员工对于企业满足程度和信任感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建设"中国潞安",实现超常规发展,必须叫响“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指导我们一切工作的核心思想。 在国际、国内产业结构演进的大形势下,潞安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建设"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的战略构想。所谓"煤化并举"就是要在巩固煤炭生产经营的基础上,提高加工深度,把产品向相关领域扩张,拉长加粗煤—电—化、煤—焦—化、煤—油—化产业链,使潞安逐步由煤炭企业向能源化工企业转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中国企业与世界接轨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过程。潞安必须树立强烈的外向性发展思维,加大与国际企业界的交流,实现国际化潞安和潞安国际化,也就是全面“走向世界”。 | |
|